郵票|紀念幣|紙鈔|錢幣 - 台灣郵票,紀念幣收藏
    關於我們   台灣郵票   購買說明   聯絡我們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 見證揚州外貿發展 三位“外貿人”的改革開放記憶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news.yznews.com.cn/2018-12/03/content_7010526.htm"

掃一掃觀看揚州發布同步推出的“人物訪談微型紀錄片”揚州網訊(揚州發布記者林倩雯)11月5日至10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辦,揚州共有634家企業和1820名專業觀眾注冊參會。作為揚州參會企業和觀眾的組織者之一,盡管時間已經過去近一個月,但市商務局局長蘇愛根耳畔,仍然縈繞著首屆進博會“中國搭臺、世界合唱”的美妙樂章。“國際貿易對于揚州老百姓來講,已不再陌生。”蘇愛根說,從1983年揚州市對外貿易公司成立,對外開放正式起步;到1985年揚州成立對外貿易經濟委員會,設立對外自營窗口;再到2002年成立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2010年內外貿合并,成立市商務局,揚州外貿的發展歷程,烙下了改革開放深深的印記。這一天,在蘇愛根的辦公室采訪,巧遇了兩位雙鬢斑白的老人——80歲的原外經委黨委書記練慶榮和74歲的原外經委副主任胡富桃。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這兩位曾并肩奮戰在對外開放一線的老同志,相約著來看看這棟曾經揮灑過汗水和淚水的辦公大樓,一起憶憶苦、思思甜。對外貿易隊伍從無到有,逐漸壯大站在市商務局一樓大廳,練慶榮和經過這里的每個老同事親切打招呼,“我1973年開始搞外貿工作,2002年退休,整整干了30年。”改革開放給外貿帶來了活力,也給廣大“外貿人”注入了一針強心劑。1985年,揚州外經委成立,練慶榮主管外貿。已有多年外貿崗位工作經驗的練慶榮,對于這份工作不算陌生,可是真正“走起路來”卻舉步維艱,“問題出在哪兒?人才!我們缺人啊!”對外開放的大門才剛剛打開,公司內懂外語的人鳳毛麟角,更不要說專業的對外貿易人才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練慶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引進外語人才,英語、德語、阿拉伯語、意大利語……統統都要,我們自己出卷子考試招聘,筆試、面試一個環節都不能少。不光要引進來,我們還讓員工走出去,到優秀的外貿公司學習,到國外參加展銷會。”通過各種手段,外經委培養了一大批懂外語、懂進出口業務、懂商品生產知識的復合型人才,揚州對外貿易隊伍就這樣從無到有,逐漸壯大。練慶榮在外經委工作的11年時間里,帶著這支隊伍將產自揚州的商品送到32個國家參加展銷會,“從最開始大多是服裝箱包、毛絨玩具,到后來機電產品占據出口貿易主要份額,揚州對外貿易的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產品層次也不斷提高。”從1986年設立對外自營窗口起,揚州對外貿易開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外貿企業數量由1988年的3家,發展到目前有實績的外貿企業2200家左右,其中年進出口額超1億美元企業14家。外貿市場從1988年的32個國家和地區,發展到目前與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穩定的貿易往來關系。2017年全市實現進出口總額108億美元,其中出口78.7億美元,進口29.3億美元。外資項目從少到多、規模從小到大1984年11月的一天,位于江都區紡織路8號的揚州岡本針織有限公司成立,胡富桃當時在市技術改造辦公室任職,他忘不了那天掛滿了整面墻壁的大紅色橫幅,也忘不了隨風飄揚的七色彩旗,臺上簇擁的鮮花似乎直到今日還能聞到芬芳。這個揚州首家外商投資企業的成立,標志著揚州企業終于擁有了自營進出口權,“以前我們沒有自營進出口權,所有的對外貿易都需要遞交省級機構進行審批,流程復雜,對于企業來說十分不便。后來隨著外資進入,自營進出口權逐漸下放,我們的企業終于可以直接開展對外貿易,交易環節更加便利,商品流通更加順暢。”在胡富桃的記憶中,全市招商引資在千禧年前后迎來一次高潮。“當時,揚州有一個口號,就是‘舉全市之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對于我們搞外貿的人來說,把這句話理解為‘舉全市之力招商引資’。有了這個作為方向和引領,全市招商引資力度空前。”胡富桃說,外資的注入不僅為企業注入了新鮮血液,同時帶來了新的技術,也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進入21世紀,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揚州開放型經濟也步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全市外商投資項目從少到多、落戶進程由慢到快、到資規模從小到大,利用外資成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批準設立外商投資項目4000多個,實際運營外商投資法人企業近1400家,累計到賬外資超200億美元,其中世界500強近40家。在吸引外資的同時,本土企業也開始嘗試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市場,更加主動融入全球價值鏈、供應鏈。多年來,全市外經營業額始終保持兩位數增長,150多家企業在全球68個國家和地區投資了239個項目,中方協議投資額達15.6億美元。打造一扇揚州傳統商業文化的窗口走在古香古色的東關街,謝馥春、三和四美等老字號品牌就像一顆顆明珠,吸引人眼球。2006年以來,我市累計投入約60億元用于東關街-國慶路老字號集聚街區的打造,引進了謝馥春、三和四美為核心的老字號店鋪共61戶,除了揚州本土老字號,還引進了恒順香醋、龍泉寶劍、老鼎豐等外地老字號。蘇愛根的辦公桌上,擺放了厚厚一沓“揚州三把刀”集聚區規劃材料,紙張邊角已經反卷。翻開來,每一頁都寫有蘇愛根的最新想法,細致入微,“商貿繁榮是揚州歷史鮮明特色,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不能忘,也不能放棄。我市三把刀產業發展,小、散、弱現象一直存在,城市名片作用沒有充分得以發揮。”蘇愛根設想,將這片位于蜀岡—瘦西湖風景區的集聚區打造成一扇海內外游客領略揚州傳統商業文化的窗口,推動三把刀文化產業要素集群化、產品特色化、服務個性化、環境優質化發展。揚州自古商貿業發達。改革開放以來,揚州商貿業朝著品牌化、特色化、個性化方向邁出堅實的步伐,迸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于1995年、2008年、2013年跨過100億元、500億元、1000億元大關,2017年達到1494億元,是1978年的228倍。責任編輯:SLP

關鍵字標籤:辦公室屏風